融资

转型类债券市场蓄势待发 相关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2023年10月18日 | 查看: 85440

  行至年中,各方关于我国转型类债券市场发展的探讨不断升温。

转型类债券市场蓄势待发 相关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型类债券市场蓄势待发 相关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日前,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债研发中心(以下简称“中债研发中心”)及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业研究公司”)共同发布了《中国可持续债券市场报告2022》。

  报告对截至2022年底我国绿色及可持续主题债券市场的发展亮点进行总结,并对市场发展趋势作出展望: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增长空间巨大,随着相关政策指引进一步完善,将为市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实现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亟须进一步发展转型金融。

  截至目前,我国市场中发行流通的绿色及可持续主题债券产品已囊括绿色债券、社会责任债券、可持续发展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SLB)、低碳转型挂钩债券及转型债券等类型。其中,SLB、低碳转型挂钩债券与转型债券可统称为转型类债券,作为绿色债券的有益补充,旨在解决高碳行业转型资金缺口和棕色领域转型融资难题。

  在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兴业研究公司副总裁鲁政委看来,中国可持续债券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创新活力,尤其是在2022年创新推出了多种支持转型的债券工具。虽然与国内巨大的低碳转型融资需求相比,目前转型类债券的发展仍在起步阶段,但相关部门正积极制定转型金融相关标准与规则,相信未来我国转型类债券将与规模持续增长的绿色债券、社会责任债券与可持续发展债券共同推动中国可持续债券市场的持续扩张。

  转型类债券发展可借鉴绿债经验

  按符合CBI定义的绿债发行规模统计,2022年,被纳入CBI绿色债券数据库的中国绿色债券达8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52亿元),规模引领全球。

  从存量数据来看,截至2022年末,境内外贴标债券发行规模累计达到了48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3万亿元),其中符合CBI定义的发行量达286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万亿元)。境内发行的绿色贴标债券在中国在岸债券总体发行量中占比由2021年的1%提高到1.5%。

  从“零”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年度绿色债券发行市场,我国仅用了几年时间。但实现低碳转型,不仅要关注“扩绿”与增长,更要关注降碳与减污。现实中,传统行业低碳转型存在更为巨大的资金缺口,需要转型金融产品作为补充。业内普遍认为,我国从绿色债券发展中取得的政策和市场经验可以被延伸到发展转型类债券市场,进而满足整体经济转型的融资需求。

  以2022年发布的《中国绿色债券原则》为例,报告认为,《中国绿色债券原则》是中国在制定绿色债券标准方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所有不同品种的债券中得以全面实施该自愿性原则,对于统一国内和国际准则至关重要。加之《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中国逐步形成了一套债券市场通行的绿色定义和标准体系。未来,中国将在绿色金融“五大支柱”政策框架内继续完善细化指引,围绕标准、信息披露、产品、激励机制和国际合作等方面推出更细致、可操作性的指引,促进市场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对应到转型类债券市场发展上,推动转型金融标准尽快出台,研究转型类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建立一套转型类债券信息披露体系,明确产品创新、激励约束机制等成为“答题”关键。

  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

  有研究机构测算,我国绿色产业目录所界定的绿色经济活动仅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其余90%的经济活动大多不符合绿色债券的贴标要求。这意味着高排放行业将需要大量资金来支持其转型活动,资金需要受清晰透明的标准引导,流向确定可靠的转型活动和投资机会当中去。

  Wind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以来,截至6月12日,国内已发行绿色债券337只,发行金额达5819.83亿元;社会责任债券、可持续发展债券、SLB、低碳转型挂钩债券和转型债券分别发行113只、2只、12只、5只和7只,发行规模分别为1009.9亿元、15亿元、73亿元、20亿元和37亿元。与规模庞大的绿色债券市场相比较,不难看出,我国转型类债券市场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

  其中,SLB、低碳转型挂钩债券分别由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上交所推出。而关于转型类债券,交易商协会、上交所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定义要求:交易商协会要求转型类债券募集资金应专项用于企业的低碳转型领域,重点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上交所则要求不低于70%的资金用于低碳转型领域。此外,在募集资金用途参照的目录文件、列示的领域范围、第三方评估认证等方面,两者间均存在差异。

  除发现规模较小、种类较少、缺乏统一定义外,在中央结算公司深圳分公司绿色金融创新中心副总经理商瑾看来,我国转型类债券市场还面临着两方面问题,一是缺乏较完整的转型类债券分类目录,对转型活动的界定尚不明确;二是转型债券信息披露不规范。

  “转型类债券的信息披露,不但包含项目层面的转型信息,而且包含主体方面的转型信息,需要对转型绩效作出定量评价,这对转型类债券的环境信息披露提出了较大挑战。国内转型企业的相关信息披露仍有待持续完善。”商瑾表示。

  相关标准亟待明确

  在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看来,进一步推动我国转型类债券发展,需要完善转型类债券发行政策体系。

  “为了满足‘双碳’背景下绿色低碳领域的融资需要,建议在研究确定各行业转型路径的基础上,加快推动转型金融标准出台,并针对转型类债券出台系统的政策框架,统一转型类债券相关定义,明确信息披露、第三方评估认证、募集资金管理等基本原则。”王瑶认为,同时,依据转型金融标准,设置各行业转型类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参考“双碳”目标实现各阶段的行业现状和技术水平,明确转型经济活动的边界,为转型类债券的发行构建标准。

  商瑾则强调了构建转型类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和标准的重要性。她认为,转型类债券需要建立体现环境效益且符合国内实际情况的信息披露标准。明确转型类债券信息披露时间、频次要求,构建转型主体信息披露模板和操作指引。在披露转型环境绩效指标的基础上,鼓励转型主体积极披露转型目标和计划、资金使用情况以及相关报告。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和绿色金融体系顶层设计的不断健全,我国绿色及可持续金融市场迈入了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诸多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国内重点战略性产业发展举措,如氢能发展计划、电动车制造和可再生能源产能扩张等相继实施,未来绿色债券和转型类债券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大模型陆续上线 加速赋能产业发展

防止激进发展、大进大出 监管发文促进人身险业务平稳健康发展

十年扬帆再启航 中国太保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地产销售的隐秘网络

科技赋能基层生活治理

银联国际与澳大利亚金融机构合作大规模发卡提升中澳跨境支付体验

五粮液深度参与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

诗乐相和 中国银联“云上臻享 四季之歌”高端卡专场音乐会落幕

韧性更强 明年经济持续回升可期

问金|光大理财潘东:市场化逻辑是理财公司的天然基因禀赋

关键词: